北京卫视2017年4月23日养生堂节目《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懒癌”不能掉以轻心》视频笔记,主要介绍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和预防,什么样的结节可能预示着危险呢?日常饮食中如何让碘含量达到平衡等相关内容。 徐震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肿块、转移,触目惊心的瘤体,潜藏在刘女士体内40年的癌细胞将把她的命运引向何方?这是一种近年来年化增长率差不多20%的肿瘤,这种癌症常见的分型有4种,其中最不乐观的一种,竟比癌王胰腺癌的预后还要差,一旦爆发,平均寿命不到半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癌症?面对它的威胁,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这种可能在人体内蛰伏数年不爆发的恶性肿瘤虽然有可怕的一面,但也有让人感到庆幸的一面,它的早期症状往往表现在脖子上面,看得见摸得着,在常规体检中就能发现,就是颈部的结节或者淋巴结肿大。那么什么样的结节可能预示着危险呢? 徐主任告诉大家,不同形态的结节按照危险顺序分别为:1、硬度:硬的比软的危险;2、活动度:不能活动的比活动的危险;3、形状:不规则的比规则的危险;4、大小:大的不一定比小的危险; 8岁患癌,16岁病危,手术后复发……,面对命运的捉弄,她能重返生命的正轨吗?懒癌为什么不能掉以轻心?面对这种比较高发的恶性肿瘤,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又能从她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甲状腺癌和食物中的碘含量有一定关系,极度的碘多碘少都不好,可能都会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日常饮食中如何让碘含量达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