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养生堂2017年7月23日节目《当心!控糖“陷阱”—1》视频笔记。主要介绍网络上五花八门的控糖方法,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误区等相关内容。 母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在中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10个人当中至少有1个人是糖尿病,另外有一个人是糖尿病的前期,每10个糖尿病当中,有3-5个人肾脏有问题,但是又没什么症状,等到真正有感觉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糖肾病持续下去就会面临尿毒症、肾衰、透析等等可怕的后果,所以怎么样控好血糖,不让糖尿病恶化下去就非常重要了,网络上五花八门的控糖方法,究竟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误区? 观点一:空腹血糖正常竟然也是糖尿病 主持人认为空腹血糖不能说明问题;何大厨认为空腹血糖很准确。究竟他们两个的观点谁对呢?专家告诉我们,空腹血糖指的是一个人不吃饭,8小时到10小时之后测的血糖,就叫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更可靠,一旦空腹血糖高了说明肯定是糖尿病,但是空腹血糖有个缺点,它容易漏掉一部分在糖尿病临界值的病人,这时候就得去测餐后血糖进行进一步判断。 观点二:吃蔬菜也会让血糖升高 主持人认为吃蔬菜不会升高血糖;何大厨认为吃蔬菜会升高血糖。究竟他们两个谁的观点正确呢?专家告诉我们,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蔬菜糖尿病患者在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例如山药、藕、土豆等,而在吃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形态,尽量不要吃山药泥、土豆泥、藕粉等形态的,可以吃块、丝、片,相对来讲好一些。 观点三:无糖食品也会升高血糖 主持人认为无糖食品也是食物,也会让血糖升高;何大厨认为无糖食品不含糖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究竟哪种观点对呢?专家告诉我们,无糖食品中的木糖醇和阿斯巴甜都属于甜味剂,会让大脑产生兴奋的感觉,大脑兴奋后人就会摄入更多的食物,吃的就多,这对控制血糖是不利的,究竟无糖食品应该怎么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