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提供2018年7月8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王庆国。主题是《去湿也要辩不同》。主要介绍湿气重的常见症状,如何祛湿,砂仁生姜大枣茶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
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夏天到了,很多人头发、面部容易出油,整个人显得“油光满面”。这可能是因为你湿气重。湿气重,人会觉得身体困重,浑身乏力。湿气重的常见症状:口中发粘、头沉身重、食欲不振、大便粘腻。 湿气还分湿热和寒湿两种。 湿热的特点:舌质偏红、舌苔黄腻、小便黄、易长湿疹、怕热。 寒湿的特点:齿痕明显、舌质偏淡、舌苔白腻、小便清长且多、容易肿、怕冷。 夏天吹空调、吃冰镇的蔬果、吃冷饮均会导致寒湿加重。不过红豆薏米粥却不适合寒湿的人食用。 红豆薏米粥可以祛湿热。这里选用的是赤小豆(利水祛湿)选用的是赤小豆,另外,如果湿气比较重,就选用生薏米,如果湿气没有那么严重,可以选用熟薏米。 茯苓山药豆蔻粥可以祛寒湿。茯苓、山药可以健脾利湿,药性偏温;豆蔻属热药,有开胃燥湿、健脾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山药要选用鲜山药。 祛湿热代茶饮:黄芩绿茶饮。黄芩既可以祛湿热,还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绿茶是暑季最应该喝的茶,有清心、解暑、利尿的功效。 祛寒湿代茶饮-砂仁生姜大枣茶的制作方法:将大枣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加蜂蜜炒至微黄,将大枣、生姜、砂仁和红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每日喝一剂,分3次将枣吃掉即可。砂仁可以辛温燥湿、醒脾;生姜偏温;大枣甘温,配以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祛寒湿功效。 如果嫌麻烦还可以选择中成药,祛湿热中成药:茵陈五苓丸可以祛湿热。香砂平胃丸可以袪寒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