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提供2018年7月22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曹炜。主题是《盛夏药祛邪》。主要介绍里寒和表寒的症状,乌头汤、痛经散的配伍等相关内容。
夏天不要贪凉,不要吹太冷的空调,不要吃太凉的冷饮。 寒邪分为两种,一种是表寒,一种是里寒。 怕风怕冷、手脚冰凉多半是表寒。 桂枝和去皮生姜可以祛表寒。 桂枝在《伤寒论》中常用,可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化气行水,开胃进食。能食能药,能补能泻。 生姜有温阳的作用,可以助药达表,解表散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入药是需要去皮的。 里寒的症状:关节痛、骨冷、腹痛、腹泻、脚跟痛、痛经。 川乌和附子可以祛里寒,但是这两味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是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根据病情来确定药量。 乌头汤(乌头、附子、蜀椒、茯苓、细辛)可以冬病夏治祛里寒。 痛经散:将附子、当归各10克打成粉,用开水沏,再用微波炉高火加热3分钟即可;也可以将打成粉的附子和当归加200毫升的水煮5分钟后服用。在生理期的前两天出现小幅坠胀时开始服用,待痛经症状缓解即停用。由于附子具有毒性,建议附子、当归从5克开始尝试,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再增加到10克。 曹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