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田雨,主题是《胃疼背后有风险》,主要介绍您是胃溃疡的高危人群吗?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相关内容。 田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三餐不规律、胃疼是常事!胃疼不必太在意?小心胃炎变成胃溃疡,甚至是胃穿孔! 两个测试帮您检测您是否有胃溃疡的风险 虽然胃疼不是什么罕见的病症,但因其引发的胃穿孔却非常可怕!好好的胃是怎么一步步变成胃炎、胃溃疡、胃穿孔的呢? 胃酸过多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之一 胃酸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但它对胃黏膜有非常大的侵蚀作用。 如果胃酸分泌过多或黏液层过薄,胃酸会腐蚀黏膜层,造成蛋白质变性形成炎症,炎症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胃溃疡。 您是胃溃疡的高危人群吗? 测试一:常用药中的致溃药 非甾体类药物对胃黏膜有损伤。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如感冒胶囊、布洛芬等属于非甾体类药物,经常服用易导致胃溃疡。另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会对胃肠道形成强烈的刺激,从而导致胃溃疡。 除此之外,外用的关节止痛药、氟比洛芬巴布膏、扶他林等药物含有的非甾体类药物,能经过皮肤吸收入血,对胃产生伤害,不能长期使用。 用药提醒:止疼药会损伤胃黏膜,专家建议您在服用时要控制用量,或者配合辅助药,如胃黏膜的保护剂,一同服用,可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 测试二:幽门螺杆菌测试 幽门螺杆菌可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认定幽门螺杆菌是第一类的致癌物质,在正常人群中有50%的感染率,因此测试幽门螺杆菌非常必要。 幽门螺杆菌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和氨,使胃内局部产生碱性环境,氨在胃内会分泌毒素,损伤胃黏膜,使上皮细胞坏死、胃部出现炎症,最终导致胃炎、胃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接触。研究发现,被感染者在胃食管反流时,胃液中的幽门螺杆菌会随着反流液体进入口腔,定植在牙菌斑。在其咀嚼时混入食物再感染给接触者。 如果检测出了幽门螺杆菌,首先需通过联合治疗方案,设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还需要做详细的胃部检查。 胃镜检查 胃镜 胃镜检测能直接观察到胃黏膜损伤的程度。专家推荐您两种胃镜检查,第一种经鼻胃镜,超细内镜是传统内镜的四分之一,从鼻孔进入可以避免对咽喉部位的刺激;另一种是无痛胃镜,在全身静脉麻醉后检测,建议在筛查胃镜不紧急情况下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