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理科原副主任刘尚军老师和心内科冯斌,主题是《拯救“惊恐”的心脏》。 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请患者到现场,而是用视频连线的方式来代替。但在今天的节目中,一位远在英国的患者特意让他的求助对象、同时也是他的主治医生来到了现场,跟我们分享了一段惊心动魄又疑惑重重的经历:是什么疾病,让一个只有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在一星期内被四次送往急诊,血压最高飙升到170毫米汞柱,而血管的检查结果却提示零病变? 为什么专家说在疫情期间,这类非常像心梗的疾病并不少见?这类疾病究竟能不能被预防呢? 这类非常像心梗的疾病,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真正心梗,在症状上非常相似,却又有着本质区别。比如,它们都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濒死感、血压变化等表现,但是这类非常像心梗的疾病如果检查心电图,是正常的,心肌酶的结果也是阴性,说明它只是存在真实发生的心脏症状,而血管本身并没有严重堵塞。这类非常像心梗的疾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患者往往出现M型的高血压。您或您的家人曾经发生过这种非常像心梗的疾病吗?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种明明很难受,检查又提示没有血管病变的情况呢? 这种非常像心梗的疾病是由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高强度焦虑诱发的,在医学上被称为“惊恐发作”。专家特别提示,如果是本身血管有斑块的中老年人,在惊恐发作的时候非常容易诱发真正的心梗。那么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早发现自身的焦虑状态?又该用哪些实用的办法来舒缓和调节焦虑呢? 刘尚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周三、四上午专家门诊; 冯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