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贵州卫视养生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本期主题是决定生死的免疫力。嘉宾是纪小龙。主持人是羽彤,本期节目主要介绍了身体免疫系统的分类以及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纪小龙,著名医学病理学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病理科主任、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法医病理首席鉴定人,美国《环境肿瘤病理杂志》编委。 免疫系统的任务:第一个任务,防御;第二个任务,清除;第三个任务,监控。 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第三道防线,抗体。 皮肤、粘膜的分泌物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皮肤、粘膜没有分辨能力,不管是有益菌还是有害菌,统统被阻挡在外。 皮肤一旦破损,病菌就可以侵入人体,引发疾病,例如破伤风; 保护第一道防线:让皮肤避免机械损伤;皮肤破损时及时清理伤口。 分辨发烧的原因:发烧后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目超过1万,说明发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繁殖引起的细菌感染,会使白细胞增多,细菌性发烧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发烧后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目低于4千,说明发烧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了;病毒性发烧不能使用抗生素,此时治疗方法以休息为主;病毒性发烧是由于病毒侵入所致,抗生素无法杀毒,而体内的抗体能够一对一的消除病毒。 不能一直使用抗生素,会杀死益生菌;反复使用同一抗生素病菌会产生抗药性; 第三道免疫防线--抗体:抗体具有记忆能力和认别能力,身体会记住病毒特征,病毒再次入侵时,能够根据记忆产生抗体。 抗体与病毒一一对应,只有生过某种疾病,身体才能产生与之对应的抗体。 有的抗体能够终生存在,并对疾病产生持久免疫力,例如患过甲肝、水痘或腮腺炎的人就不会再次患病;有的抗体只能维持几年甚至几个月,因此就需要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疫苗:灭毒病菌,能够刺激身体产生抗体,预防疾病;例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艾滋病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具和剃须刀;坚持安全性行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礼节性接物、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同乘公共交通工具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被传染艾滋病。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脏、肠胃、淋巴结、骨髓和淋巴细胞。 免疫力过高: 身体对外部物质反应过度,引起过敏现象,例如食物过敏,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疾病; 对自身细胞产生过激反应,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重症肌无力、红斑狼疮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