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3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师王君,主题是《大脑中的隐秘杀手》。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据有关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已经达到2%-7%,年破裂率为0.7%-1%左右。需要注意的是10%-15%的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来不及去医院就可能发生猝死。 大部分的动脉瘤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那些破裂的动脉瘤或破裂风险比较高的动脉瘤。 易破裂脑动脉瘤的三大特点 颅内动脉瘤易破裂的位置 颅内动脉瘤最容易发生破裂的四个位置分别是前交通的位置、后交通的位置、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和基底动脉顶端。这些位置都是在血管分叉的部位或拐角的部位,其中基底动脉顶端是血液直接冲击的部位。 颅内动脉瘤易破裂的大小 大于七毫米以上的动脉瘤破裂风险高,建议积极干预。 颅内动脉瘤若有变大的现象需提高警惕。 颅内动脉瘤易破裂的形态 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判别脑动脉瘤的风险时,需要依据介入外科医生的经验,结合位置、大小和形态作出综合判断。 那么,哪些诱因会引发颅内动脉瘤破裂呢? 高血压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弹性下降。高血压发生波动时,血液跟动脉血管壁的摩擦增加,血压波动幅度增大,会引起动脉瘤囊内的血压压力变化,出现落差可能引起动脉瘤破裂。 便秘 便秘患者排便时用力会影响颅内压力变化,动脉瘤压力高则容易引起破裂。 吸烟 吸烟人群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比不吸烟人群的发生率高3.7倍,戒烟的时间长短与动脉瘤的破裂呈负相关。专家建议有动脉瘤的患者及早戒烟并尽可能远离吸烟环境。 治疗脑动脉瘤的三大微创技术 治疗脑动脉瘤有两个重要的判断要点:分别是窄颈动脉瘤和宽颈动脉瘤。瘤颈小于4毫米的是窄颈动脉瘤,其血管内治疗方式是弹簧圈栓塞手术;瘤颈大于或等于4毫米的是宽颈动脉瘤,其血管内治疗方式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 窄颈动脉瘤栓塞手术 宽颈动脉瘤栓塞手术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导向装置手术 血流导向装置手术适合较大动脉瘤、巨大型动脉瘤或者容易复发的动脉瘤。在选择治疗手术方法时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