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4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主题是《中医“十法”调脾胃(三)》。 才刚立秋就需要穿很多件衣服,总是畏寒怕冷?四肢冰凉,即使是在夏天也要穿长袜保温?如果您也有这样的困惑,就请继续跟随专家,了解脾的那些小“情绪”! 脾阳虚 脾阳虚突出的特点是怕冷,在脾气虚的基础上还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食后胀满的症状。针对脾阳不足可以采用“温”的方子来治疗。 理中汤 干姜性热,有温补脾阳、温中散寒的功效;白术健脾益气;人参补气生津;甘草调和诸药、补养脾胃。这四味药精准地配伍后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缓解脾阳虚的症状。 脾阴亏虚 脾阴虚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嘴唇的干燥,脾阴不足就不能正常地化生水谷精微去滋养全身。针对脾阴亏虚干燥可以使用“滋”的方子来调理。 薯蓣饮 山药味甘,有功专健脾的功效,制作薯蓣饮可选用铁棍山药,服用三天症状就会有所减轻。 资生丸 资生丸补消结合,通过调运的方法恢复脾阴亏虚的情况。资生丸临床有中成药,服药期间要少吃辛辣、容易上火、油腻的食物。 脾胃伏火 脾阴虚升级版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火”。脾主四肢肌肉,当脾经有火,火藏伏于肌肉之中,就会出现肌肤发热等表现。针对脾胃伏火可以采用“泻”的方式治疗。 泻黄散 石膏、栀子是君药,具有清火的功效;防风有疏泻的作用,它能够疏泻脾经之伏火;藿香有祛湿的作用;甘草起调和的作用。泻黄散针对脾胃伏火是一剂非常好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