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养生俗语中医新解(三)》,特邀陕西中医药大学张景明教授。 养生老话一:“饭前喝汤 不用医生开药方” 在南方要饭前喝汤。南方夏天炎热,人容易出汗。人体水液不足、胃中水分少,吃进去的食物不容易软烂消化,所以才需饭前喝汤,给胃里加点儿水。 在北方要饭后喝汤。北方冬天寒冷,寒气易入胃。寒邪入体,会导致胃疼、食积等问题,需饭后“原汤化原食”。喝面汤、饺子汤可以防止寒邪入侵,帮助消化。 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要看你身在何方! 养生老话二:“冬吃萝卜 夏吃姜” 冬季,由于运动量减少,代谢变慢,饭量增加,容易积食,人体往往内热外寒。食用白萝卜,可以帮助消化,畅通肠胃。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很多朋友还喜欢吃冷饮,人体常常是内寒外热。食用生姜,可以温暖脾胃,生发阳气。 萝卜不是药 但是萝卜籽(莱菔子)可入药! 咳嗽有痰? 不妨试试三子养亲汤 取三“子”: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各9克,熬水喝或者冲服都是可以的。特别适合咳嗽气短并且痰多的老年朋友哦! 养生老话三:“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之食有定时。三餐饮食不定时,就会打破胃肠道规律,伤及脾胃。中午吃饭的点儿,却没时间吃饭怎么办?不妨备上一些点心、一瓶水,临时垫补一下,可以吃饭的时候再好好吃一顿。符合自己生活规律的也是自己专属的“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之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缺一不可。节食减肥的朋友也需要哦! 起居有常。白天肌体阳气向外走,晚上阳气要入阴,充足的睡眠、让阳气休养生息,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反之,到点儿不睡觉、耗损阳气,失眠等问题就容易找上门。工作再忙,也不要熬夜哦! 养生老话四:“汗水未干 冷水莫沾” 汗是从哪儿来的?《黄帝内经》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 大汗淋漓,冲个凉水澡,身体外凉内热,中医上说这就是“寒包火”。内热一旦产生,“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痤疮、痱子、湿疹、荨麻疹都可能找上门。 又热又渴,冷水下肚,胃里也容易出现“寒包火”!胃溃疡、糜烂性的胃炎……喝凉水、吃冷饮,一时的爽快,也会给身体埋下祸根。 寒包火,怎么办? 来杯代茶饮吧 代茶饮:蒲公英、紫苏,各5克,温水浸泡后服用,适合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