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3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做胃镜的那些事儿》,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田雨主任医师。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近70万例,死亡近50万例,都居全球首位。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胃癌治愈五年生存率只有不到30%。但是,如果胃癌能够早发现,治愈率可以高达90% 以上,甚至100%根治。 确诊胃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胃镜检查。 从早期到中晚期胃癌肿瘤的变化 我们的胃壁从内到外共有四个层次,分别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六类人群需要尽早进行胃镜筛查 第一类 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杆形的革兰阴性染色菌,它有长长的鞭毛,可以牢牢地定植在我们胃窦部的胃壁上。幽门螺杆菌喜欢微需氧的环境、不怕胃酸,胃窦处的环境很适合它的生长。幽门螺杆菌会产生尿素酶,让尿素分解代谢产生氨,氨会给我们的胃带来不好的刺激。同时,幽门螺杆菌还会产生毒素,让胃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在反复发生炎症、修复的过程中,上皮细胞就容易发生癌变。 第二类 有高盐饮食习惯的人群 高盐饮食作用下,我们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出现充血和水肿,这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过程类似,在反反复复的刺激下,炎症就可能走向肿瘤。还有的人喜欢吃腌制食品,腌制食品的含盐量很高,而且在腌制过程中盐的成分可能会从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这是一类致癌物质,长期大量接触,也容易引发胃癌的发生。 第三类 有家族史的人群 肿瘤和遗传非常相关,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尽早进行胃肠镜的无症状筛查。 第四类 50岁以上无症状的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胃黏膜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这是必然的。所以在4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就要做无症状筛查。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更是建议大家筛查胃肠镜,而且强调无症状筛查。 第五类 体检中提示胃功能异常的人群 在胃功能的检查中,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等被普遍认为是反映萎缩性胃炎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程度的指标。这些指标配合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年龄、家族史等,就可以提示我们要不要接受胃镜检查。 第六类 有症状或有病史的人群如果已经出现胃疼、烧心、反流等症状,那就一定要接受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无痛胃镜让你舒舒服服完成检查 愿主动进行胃镜检查,就是因为担心胃镜检查太痛苦。其实,现在的胃镜技术已经比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如果采用无痛胃镜,更可以让检查者舒舒服服地完成检查。 无痛胃镜就是在做内镜的时候,给检查者一定的镇静麻醉药物,检查者在半睡半醒中完成检查。检查结束两个小时后,就可以喝水喝牛奶。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只有通过麻醉科医生系统评估的人群才能进行。 麻醉评估通过之后,在做胃镜之前,要清淡饮食、半流质饮食。做胃镜之前一天的晚餐正常,晚餐之后不要加餐,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内镜检查之前都不要吃饭、喝水,以确保检查的安全和准确。 胶囊内镜能代替常规胃镜吗? 胶囊内镜是最近发展较快的内镜新技术。胶囊前端是摄像头,中间是记录装置,集成在一个特别小的空间内。我们吞下胶囊后就开始拍照,把照片传输到体外。胶囊上设有磁铁,体外也设有特殊的磁场,用磁场的变化控制胶囊在胃腔里的运动,达到看清胃腔里每一个点的目的。 胶囊内镜随着我们胃肠道的排泄排出体外,不会给检查者带来太多痛苦。 但胶囊内镜也有一些弊端:检查者在检查前要喝大量水将胃腔充分扩张起来,这样才能看清胃腔;胶囊内镜检查只能照相,不能取病理,不能活检;目前,胶囊内镜检查价格还比较昂贵。 胃镜检查到底怎么做,来看看现场演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