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时空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20220330健康之路,梁延波,钱轶罡,小儿肝移植手术,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2022-3-29 12:18| 发布者: 新时空| 查看: 1383| 评论: 0

2022年3月30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挽救“小黄人》,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梁延波主任医师,肝移植中心钱轶罡副主任医师。

有一群孩子,出生不久,就不得不通过手术延续生命。否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在很短的时间里因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夭折。

他们就是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由于在胎儿时期胆道发育不正常,造成胆道闭塞,肝脏产生的胆汁无法排出来,都淤积在肝脏。孩子的肤色因此明显偏黄,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小黄人”。

对“小黄人”们来说,必须尽早进行一次葛西手术,使被胆道闭锁的胆汁排出来,减轻淤积的胆汁对肝脏的伤害。但这是一种姑息性手术,对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的治疗效果只有10%到20%。换句话说,80%的患儿最终需要通过肝脏移植才能彻底治愈。

小儿肝移植是挽救“小黄人”生命的最根本办法!

小儿肝移植手术难度远超你想象

小儿肝移植手术被称为“外科手术金字塔尖的明珠”,对外科医生来说,面临的挑战重重。

挑战一

需要进行肝移植的孩子很多只有几个月大,他们的动脉血管直径往往只有1-3毫米,要精准缝合这样的细小血管,需要医生格外仔细。

挑战二

医生手术时用来缝合血管的缝合线比头发丝还要细。医生需要使用专门的持针器和镊子,小心翼翼地缝合。

挑战三

因为孩子的血管格外纤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戴上放大4.5倍的放大镜,否则就会因为看不清血管而导致缝合后的血管漏血或者狭窄。一台小儿肝移植手术往往需要进行5、6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医生需要自始至终一直在极小的视野范围内精准操作,长时间佩戴放大镜也很容易对眼睛造成损伤。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

对活体肝移植的捐献者来说,捐献20%到30%的肝脏,并不会对捐献者带来太大影响。因为肝脏是我们体内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一般来讲,被切掉的肝脏在6个月到12个月后,就可以长到跟原来一样的大小。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捐献肝脏都不会对今后的生活、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

“小黄人”公益项目传递大爱

小儿肝移植需要高昂的手术费,这让很多贫困家庭望而却步。为了帮助“小黄人”和他们的家庭,2019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共同发起“小黄人”公益项目,免费为终末期肝病患儿实施肝移植治疗。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帮助400多名“小黄人”重获新生!

最新文章

养生堂

健康之路

健康常识

综艺军事

    新时空

    GMT+8, 2025-5-3 03:50 , Processed in 0.14578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