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3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中医辨涎来识病》,特邀北陕西中医药大学张景明教授。 涎和脏腑的关系 涎(口水)是透明状,清稀的物质。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涎是脾的外在表现。 异常情况一:涎多 脾胃虚寒导致涎多 涎多(口水多)一般是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口水会变多。阳气虚,固摄作用弱,口水就会外流。 脾胃虚寒的表现 睡觉流口水 脾胃虚寒导致口水增多,人在睡觉时神经处在休眠状态,口水会不受控制的流出来。 脘腹胀痛 脾胃虚寒,胃里边的食物无法被运化,从而出现脘腹部胀满的症状。 食少便溏 脾胃虚寒,运化糟粕物质的能力下降,所以容易出现大便溏、次数多、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理中丸治疗脾胃虚寒 针对脾胃虚寒的问题,专家建议服用中成药理中丸。理中丸由四味药物组成,干姜温中散寒,人参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负责调和诸药,四味药搭配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治疗脾胃虚寒的问题。 当脾胃虚寒问题比较严重时,可以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入附子。 异常情况二:口苦 肝胆湿热导致口苦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口腔里的变化与脾有关。口苦是因肝胆湿热影响脾胃功能产生的。 肝胆湿热的表现:口干口苦,舌苔黄腻 肝胆湿热,湿热之邪影响脾胃。脾胃水液不足,上至口腔,表现为口苦口干,舌苔黄腻。 腹胀食少,大便粘腻 脾胃受到湿热之邪的影响,会出现腹胀,不想吃饭。湿热下注,影响肛门、直肠,表现为大便黏腻,肛门有灼热感。 脾气暴躁,头胀头痛 肝主疏泄,负责调畅人的情绪。肝有火,会导致急躁易怒,头涨头疼。 清湿泻火饮治疗肝胆湿热 针对肝胆湿热的问题,专家建议饮用清湿泻火饮。清湿泻火饮由四味药物组成,栀子清热,夏枯草清泻肝胆之火,黄芩清泻肝胆、小肠之热,生甘草健脾护胃。服用此代茶饮三天便可以减轻肝胆湿热的症状。 异常情况三:涎少 脾胃湿热导致口干 在中医学里,口干与胃火有关,胃火大容易导致津液减少,无法上呈与口腔。 脾胃湿热的表现:口干,舌苔黄腻,牙龈肿痛 中医认为,牙龈处于胃经上,胃部有热,湿热上行会影响到牙龈,表现为牙龈红肿、溃疡。湿热影响到口舌,表现为口干和舌苔黄腻。 滋阴清火饮治疗脾胃湿热 针对脾胃湿热的问题,专家建议饮用滋阴清火饮。滋阴清火饮由三味药物组成,麦冬味甘质润,滋养阴液。生地味甘苦,可以解热凉血。黄连清中焦之热,可以泻火。饮用此药三到五天可以缓解脾胃湿热的病症。 三种口水异常的情况,多、少,甚至是口苦,都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失调,要及时使用适当的方式来调理,否则长此以往会带来一些更严重的脾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