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主任医师。主题是《警惕血糖伤了肾》。 糖尿病所致的肾损伤 近年来,因糖尿病引起肾损伤再发展为尿毒症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血糖控制不好,肾小球内血管会因血糖攻击而逐渐硬化、肿胀、变厚,肾脏的过滤功能随之下降,导致有毒物质、肌酐、尿素氮等在血液中堆积。时间长了,肾脏就会出现弥漫性损伤。 测一测,你的糖尿病肾病风险高吗? 方法一:起夜次数 一般而言,夜尿的次数与性别和年龄都有关系。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每晚起夜2次以内、女性3次以内都是正常,次数过多需警惕肾脏损伤。 方法二: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增加肾病风险。如果在糖尿病前已经存在多年高血压,肾脏受损的风险最高;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被发现,肾脏受损的风险其次,这一情况多见于肥胖、不运动的人群;如果患有糖尿病多年但高血压时间较短,肾脏受损的风险较低。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凝血症和肥胖,都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 既要降糖、又要降压,药物多了会伤肾吗? 一般情况下,吃药带来的危害要远远低于疾病带来的危害。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且肾功能和心脏功能都不好,医生会酌情减药。因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导致的肾脏损伤极为少见。上面这些图片中的降压药和降糖药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方法三:是否存在泡沫尿 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绵细泡沫且5分钟后仍然没有消散,需警惕肾损伤。一般而言,按照糖尿病肾病1到5期的分期,1期和2期几乎没有蛋白尿症状;3期开始出现微量蛋白尿;3期末和4期开始出现大量蛋白尿。 如何测出蛋白尿? 1、微量蛋白尿测试是精准和灵敏的检测手法; 2、两次微量蛋白尿测试均大于30毫克/升,意味着已经出现了蛋白尿; 3、高强度运动、过度劳累、泌尿系统感染或者感冒发烧,也会出现临时的蛋白尿。 方法四:下肢水肿 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会伴有水肿,双下肢水肿和眼睑水肿最为常见。水肿部分按下去有坑,且几分钟内无法恢复。普通人如果久坐、久站也会导致水肿,但是短时间内会恢复。 远离糖尿病肾病记住这几大法则 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微量蛋白尿检查;如果已经发现蛋白尿且正在治疗过程中,每半年需进行一次检测。 控制饮食。 肾损伤人群要控制植物蛋白摄入量,包括黄豆、绿豆、豆腐等。可摄入适量鱼肉、鸭肉或者牛羊肉等精蛋白食物。肾损伤人群蛋白质最高摄入量(克)=体重(公斤)×0.8。 避免剧烈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太极拳等动作慢、强度低的运动方式。 控制“三高”。 80%至9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肥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这些危险因素控制得越好,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就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