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仁大江副主任医师。主题是《知“脊”知彼(下)》。 “去疼片”该如何吃? 误区1 医生开的是“去疼片”? 平时医生开的多是“消炎镇痛药”,而不是患者以为的“去疼片”。消炎镇痛药是颈肩腰腿疼痛保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可不能把这些药物简单的理解成是“去疼片”,疼的时候才吃。 误区2 “神农尝百草”式吃药 很多人家中常备多种止疼药,脊柱不舒服懒得去医院,给自己“下药”。但不同药物的作用不同,治疗“脊”病可不能成了“神农尝百草”。每种药物在发挥药效的同时还存在副作用,选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嘱。 误区3 擅自停药,自行减量 很多人在药物治疗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疼的时候吃,不疼就不吃,随意停药。还有些人担心药物副作用,本该每天三次的药,自己改成每天吃两次,随意增减。 疼痛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脊柱的无菌性炎症,炎症没有完全消除,即使症状缓解也会再次发作。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非常重要,只有按时按量吃药,才能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获得24 小时不间断、马力全开的消炎效果。擅自停药或改变服用时间可能导致炎症反复发作,甚至演变为慢性疼痛。 专业提醒 药物治疗的前提是搞清楚病因,有疼痛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找到病因后再对症下药。 药物治疗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按点吃药。 按摩调理行不行? 按摩调理让人感觉到放松舒服,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进行的。当颈部、腰部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时,大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再确定是否选择按摩调理的方式来缓解。 1、累了 很多人本身健康,当劳累疲倦时,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此时靠按摩放松解乏,当然是可以的。 2、老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脊柱出现退行性病变也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此时经过专业医生诊断,排除了严重的神经压迫,也可以选择按摩等专业物理治疗方法。 3、病了 这部分人是真正存在脊柱问题,此时若是心怀侥幸,贸然尝试按摩、正骨等方式,可能造成症状加重甚至瘫痪。 专业提醒 身体出现不舒服,先不要着急去正骨按摩,一定要搞清楚病因,然后再决定是否选择按摩调理,避免加重病情或耽误治疗。 “全能”治疗仪到底值不值得出手? 打开购物网站简单一搜索,就会发现治疗颈背腰腿疼痛的各种治疗仪琳琅满目。厂家多,品牌多,型号也多,让人目不暇接。有些治疗仪,动辄好几千元,是不是越贵的就越好呢?实际上,各种治疗仪归根到底,治疗原理大同小异,主要靠发热让局部炎症消散和治疗时的休息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网络宣传往往会夸大治疗效果,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物或仪器。建议良好休息的前提下,再结合专业医生的治疗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膏药简单,也有讲究 贴敷膏药是非常重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膏药剂型有黑膏药,橡皮膏药和巴布膏,不同剂型的膏药各有优缺点。 贴哪种,什么时候贴,贴多久,注意事项是什么?大有讲究…… 1、橡皮膏药 优点: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粘合力强。 缺点:容易过敏、味道很大。 2、黑膏药(药膏) 优点:活血散瘀。药剂跟皮肤直接接触,利于吸收;对颈椎病、腰腿疼痛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缺点:使用方法略繁琐,需要提前预热药剂后再行敷用。药物直接接触皮肤容易灼伤皮肤、产生水泡、瘙痒。 使用注意:皮肤有破损者,禁止使用。损伤急性期时,应该冰敷,减轻炎症、水肿,伤后48小时后再考虑使用。 3、巴布膏 优点:消炎止痛。特殊工艺,便于贴敷,不刺激皮肤、不过敏;药物凝胶透皮吸收非常快。 缺点:膏药体感凉,刚贴的时候不舒服。使用前在手里焐一焐,接近体温后再贴。粘合力差,容易滑脱或移位。 用好膏药把握四个要素 选药对症、方法正确、部位准确、兼顾禁忌。 继续保守治疗还是考虑手术? 很多脊椎疾病的患者,病痛多年,逐步加重或反复发作,反复就医,在不同医院和医生之间徘徊、纠结,对于如何治疗、是否手术,何时手术犹豫不决。 医生是治疗患者的症状,而不是治疗片子!有的患者从影像学上看严重,但活动自如,这样的情况就没必要马上手术。而有的患者的片子看着病情并不严重,但患者生活质量非常差,此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 疼痛,是患者自己衡量是否手术的重要标准之一! 主观评价疼痛在8分以上,时间持续,影响生活和睡眠,可以考虑手术。 疼痛还可以忍受,那就不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医生心里话: 手术是有代价的,人体永远是原装的最好!做好预防最重要。 手术是最后的选择,但手术是缓解症状、恢复功能,而不能让脊柱“焕然一新”。 手术后的康复和保养也非常重要,“三分治,七分养”,学会对生活和工作的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