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付卫,骨科主任医师韦峰,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穆荣。主题是《匠心仁术(二)》。 什么是多学科诊疗 不同专业的医生汇聚在一起来共同完成救治疑难患者的模式,就叫作多学科诊疗(MDT)。诊疗中采取首诊负责制,即患者就诊后,由主诊科室负责到底,直到治疗结束。 多学科共同努力摘除胸腔巨大肿瘤 胸腔发现巨大恶性肿瘤,危险一触即发 2021年11月,小胡从江西老家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骨科看病。经过医院的检查发现,小胡的胸腔内有一个体积巨大的恶性肿瘤,导致他呼吸非常困难,甚至走不了几步就要蹲下休息。肿瘤还在进行性生长,如果不及时切除,最终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威胁生命。 首诊负责制:骨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在诊治脊柱肿瘤尤其是疑难重症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患者就诊后,骨科先后汇集了十九个科室一起为他制定诊疗方案。 手术分为两个阶段:1、在介入血管外科的导管室做主动脉的支架;2、由骨科、心外科、胸外科、成形科一起共同完成肿瘤彻底切除。同时,为了确保手术安全,麻醉科、输血科紧密配合。 先导部队:介入血管外科 介入血管外科利用腔内技术,把肿瘤的供血动脉做充分栓塞,以防止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此外,医生们在主动脉里放置了覆膜支架以保护主动脉,防止其破裂。 麻醉医生保命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患者在手术中处于全麻的状态,麻醉科大夫要负责手术期间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比如主动脉破裂,他们还要负责输血、输液,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外科专家的主战场 骨科:把肿瘤跟脊髓与椎骨进行分离。拿掉的部分骨头,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技术),打印出跟骨结构非常相似的多孔结构支撑在缺损的脊柱之间,再用螺钉固定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患者的骨头就会长到3D打印的结构里面,从而获得长久的稳定。 胸外科:因肿瘤巨大,跟肺组织严重粘连,手术中,医生既要把肿瘤跟肺分离,同时要修复破损的肺组织,以免术后造成漏气或者出血。 心外科:肿瘤和主动脉之间粘连得十分紧密,心外科医生在将肿瘤从主动脉周围剥离并取出的过程当中要十分小心,防止撕破主动脉。 不可缺少的伤口修复:成形科 外科医生挖除肿瘤后,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腔,加之患者很瘦,为防止伤口感染,要进行自身组织的填充,才能确保伤口的正常愈合。这些都需要成形外科医生的协助。 患者从手术到出院用了接近五个月的时间。手术后,患者还出现了一过性的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在康复科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康复运动,直至能够站立行走。目前恢复良好。 医者心声: 韦峰大夫:医生就是扶病人过河的那个人。医生跟病人密切配合、共同作战,才能够一起战胜疾病。 穆荣大夫:医生就是横刀立马、站在生死门前的那个人,把病人从死神的手里抢救过来。每当看到病人重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会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付卫大夫:行医过程中,医患之间相互信任是最根本的。医生要接住患者伸出的手,伸手就是信任,而信任是医生和患者携手共进、治愈疾病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