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繄恭主任医师。主题是《身体自带的“小药箱”(二)》。 身体里的“鹿茸”命门穴 肾是先天之本,肾阳也被称为人体的元阳、命门之火。肾阳不足,人往往会有畏寒、四肢发冷、腰部发冷、腰酸等症状。鹿茸可以补肾壮阳,而命门穴也有这样的功效。 隔姜灸命门穴可以起到补肾阳的作用。将捏成小山一样的艾绒放在厚度约为2-3厘米的生姜片上。将其置于命门穴上,点燃即可。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2-3天艾灸一次,每次艾灸3-5壮;如果症状较重,每天一次或一天两次,每次艾灸5-7壮。由于艾灸助阳的作用较强,早上或下午进行较好。同时建议在饭后1-2小时操作。 身体里的“枸杞”太溪穴 肾阴不足,人往往会出现口干口渴、腰膝酸软等症状,更年期女性较为常见的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枸杞可以补益肾阴。而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可储存人体的肾精并将其疏散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也有滋肾养阴的功效。 砭石具有温补的功效,借助砭石按揉太溪穴可以滋补肾阴。 太溪穴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顺时针按揉,每次1-3分钟即可。 中医讲究子午流注,即人体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相对应。17-19点正好是肾经气血流注的时间,所以推荐在这个时间内进行补肾的按摩操作。 身体里的“地黄”涌泉穴 肾阴亏虚加重会出现上火的情况,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容易阴虚火旺,会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心烦失眠、眼睛发红、耳鸣等症状。熟地黄不仅可以滋补肾阴,还能清热降火。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肾阴(肾水)像清泉一样从这里喷涌而出,然后疏散到人体各个部位,也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 轻按为补,重按为泻,建议涌泉穴要轻按揉。 也可使用核桃刺激涌泉穴。将核桃踩在脚下,对准脚心(涌泉穴)的位置,轻轻滚动或者上下按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