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博物馆里话中医(五)》。看三件文物如何揭秘中医食疗的智慧! 一张残卷道出食疗的智慧 唐代的《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中医食疗专著。里面有很多精辟而独到的学术观点,也为后来中医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食疗本草》残卷里记载了很多中医的食疗食谱,里面所记载的260种食物按照物类的排列进行了分类。其中关于这些食物的性味、主治功效、相关禁忌都进行了描述,体现了药食同源的学术思想。 一种商代炊具见证中医发展 商代的妇好三联甗大概有八百多千克,是一种古老的炊事用具。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战神,既是王后,又能带兵打仗。 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蒸锅,它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的三个罐叫甑,下面的叫鬲。鬲里面是空心的,能灌满水,最下面可以生火,用水烧开的水蒸气把食物蒸熟。 实物演示:妇好三联甗的复制品模型 在中医临床上,经常通过蒸来炮制药材,药物熏蒸的方法常用于一些妇科病、肛肠病。 一壶药酒诉出了中医和酒的渊源 三门峡出土的鹅首曲颈青铜酒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土时壶里还装有药酒。 从古至今,酒经常可以被拿来药用。据专家检测,鹅首曲颈青铜酒壶里有一些草木灰和毛发的粉末成分,可能是当年墓主人经常容易跌打损伤,所以随身携带这瓶外治的药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