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当心疾病的“潜伏者”(三)》。体检查出肝囊肿、胆囊结石、息肉等问题,到底该如何应对? 腹部超声是体检中特别重要的一种检查方法,肝、胆、胰、脾、肾是常规检查的部位。肝脏的常见疾病有肝硬化、脂肪肝、肝囊肿;胆囊的常见疾病有胆囊炎、结石、息肉。 肝脏的囊性病变恶变风险并不高 肝脏囊性病变是对于整体描述的总称,它预示着肝囊肿、胆总管扩张、肝囊腺瘤等不同的病变。 肝囊肿可以在肝脏的内部或表面发生,里面是无色或淡黄色的清亮液体,它的发生是来源于淋巴管或毛细胆管的淤堵。肝囊肿里都是水或淋巴液,即使它有所增大,也不影响生活健康,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长期共存的。 肝内钙化灶不会变成肝硬化 肝脏钙化不等于硬化,钙化的反应就像炎症后的局部吸收反应,它对于肝功和后续肝硬化的问题,是完全不画等号的,不用特别地担心。 专家观点:肝内钙化灶不会损伤肝功能。 胆囊结石个头不大反而有大风险 5毫米以下比较小的胆囊结石有可能会掉到胆管里,需要特别注意;大于2厘米的胆囊结石,也要特别地小心;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胆囊结石相对稳定,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再继续随访。 专家提示:初次查出胆结石要找专业医生做判断,胆道系统里的结石不适用碎石治疗。 胆囊息肉多发风险不大 胆囊息肉多数是良性病变,它的发生率大概在1%到10%左右,多发生在20-50岁的中青年身上。 多发息肉的最大直径≥10mm:需要重视并及时治疗; 多发息肉的最大直径≤10mm:观察为主; 单发息肉的最大直径<8mm:观察为主; 单发息肉的最大直径≥8mm:积极治疗。 原春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