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时空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20231106健康之路,养生祛病,中医,石枕,外治器具,熨项石,手术器械

2023-11-6 10:38| 发布者: 新时空| 查看: 311| 评论: 0

2023年11月6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博物馆里话中医(六)》,见识一下!古代中医用的手术刀什么样?外治器具有啥讲究?

看似普通的石枕居然能治病

2009年在河南安阳曹操墓出土的石枕上刻着文字: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慰是熨的通假字,也可以叫作熨项石。它是通过热敷的外敷方式起到了类似现代颈椎按摩仪的作用。

据专家考证,当时曹操患有很严重的头风病。当他的头风病发作时,就会把石头加热,通过外热的力量垫在枕下来缓解头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所以这件文物可以很好地代表中医外治法的特点,和中医外治方法紧密相关。

熨项石应该怎么用?

1. 将熨项石放入清水中煮沸,煮约10分钟左右,使其软化。

2. 取出熨项石,放在毛巾上,稍微晾凉后,将其敷在患处。

3. 用毛巾或保鲜膜将熨项石包裹好,避免熨石落在衣服上。

4. 在保持熨石温度适中的情况下,将其轻轻按摩患处,直至感觉舒适为止。

5. 每次使用熨项石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每天使用1-2次即可。

注意事项:

1. 使用熨项石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2. 熨项石只能用于外敷,不可内服。

3. 若患处皮肤有破损或炎症,不宜使用熨项石。

4. 熨项石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明代中医用什么工具做手术?

1. 刀具:中医手术的刀具与现代手术刀具有所不同,主要有匕首、小刀、银针等。其中,匕首和小刀用于切开皮肉,银针则用于刺破皮肉、祛瘀、止血等。

2. 钳子:中医手术中常用的钳子有夹钳、镊子、剪子等,用于夹取、切断或剪去组织。

3. 针线:在明代中医手术中,使用针线进行缝合是常见的方法,手术中使用的针线有银丝、马尾绳、麻线等。

4. 烧火用具:中医手术中需要进行烧烤的时候,需要使用炭火和火钳等工具。

一套保存得非常完整的明代手术器具,在1974年出土于江苏江阴。这套手术器具一共有15件,墓主人叫夏颧,是明朝初期非常著名的儒医。他品行高端,明于医疗针艾之术,精通于疮疡外科。

稍微长一点的手术器具叫柳叶式的铁刀,与现在医生手术时用的柳叶刀非常相似。主要用于切开、切除病灶比较深、范围比较大的病变。

平刃刀前面比较扁平,刀刃刃口比较短。用于切开比较表浅、范围比较小的病灶。

组织剪可以剪除一些死皮、腐肉和坏死组织。线剪在外科手术中用来拆线,它可以把线挑起来剪断。

这套手术器械说明中医的外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绩斐然。无论是动刀还是吃药,都是为了病人能够少受病痛,用疗效说话,这才是中医流传千年的根本所在。

精美的“艺术品”竟是中医外治工具

珍藏于首都博物馆的东晋青瓷洗眼杯,是眼科医生的外治器具。使用时在里面放入药水或者清水,把眼睛贴在洗眼杯里,通过眼睛的眨动起到治疗眼部疾病的作用。

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银熏蒸器,下面像碗一样的部分是装中药药液的,上面覆斗形的部分,是用来熏蒸鼻子、耳朵和咽喉的。使用时,下面装上煎煮好的药液,热气会通过覆斗的细管冒出来,起到熏蒸治病的作用。

珍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清代喉科喷药器,是中医喉科常用的一种治疗用具。

最新文章

养生堂

健康之路

健康常识

综艺军事

    新时空

    GMT+8, 2025-5-3 05:16 , Processed in 0.08617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