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大医治骨之宝(上)》,看代代相传的中医治骨“绝技”。 根据《周礼》记载,医科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疡医为骨伤,而筋伤是骨伤中最重要的部分,治骨需治筋。 《清宫正骨手法图谱》归纳总结了清宫时期的一些特色手法图谱,其含有二十个基本治疗手法,在骨伤的手法治疗中有巨大的使用价值。 清宫的正骨手法需轻、柔、巧、和,不同的位置需采用不同的手法。 骨伤大家尚天裕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特色,发明了小夹板。小夹板疗法与传统的打石膏疗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夹板疗法的舒适度及疗效会更好,并发症也较少。 小夹板可以随时调节松紧,并允许骨折断端有移动,从而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更有助于改善肌肉萎缩及骨折的愈合。 孟和教授改良了外固定架,在唐山大地震期间,使用外固定架救治了许多骨折患者,它主要用于骨折治疗,无菌环境也能救治,既简洁又快速。 一般佩戴三个月左右,如果愈合的快也可两个多月进行拆除,下肢骨折运用的较多,特别适合胫腓骨骨折或一些开放的手术。 孙树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