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姜敏。主题是《谁让肩膀偷偷变脆》。主要介绍脾瘅的症状,糖前期筛查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由来已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羹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脾瘅是中医的病名,源于《黄帝内经》。 中医脾瘅是消渴病的前期,是包括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前期、代谢综合征、肥胖等若干代谢异常的状态。 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学“脾瘅” 范畴。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姜敏指出,脾瘅的瘅字其意为火/热,脾瘅也可译为脾火/脾热,这种火热之邪并非外邪而是一种内热,是内生之火,如果这种内热/内火不祛,就会进一步耗伤人体气血津液,形成消渴病(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所以从中医的角度看,祛除脾胃内生之火是调治脾瘅,逆转糖尿病前期以及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关键一步。那么,这个内生之火从何而来?哪些人群容易内生热邪?又应该怎样“扑灭”脾胃中的内生之火呢? 糖尿病早期患者往往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缺乏明显证候特点,但是糖尿病前期属于脾瘅的范畴,如果出现一些脾瘅的症状,也可提示大家要尽快做专业的糖前期筛查。那么脾瘅有哪些症状呢? 除了重视这些脾瘅的小症状之外,姜主任还提出了另一个更为有用的早发现、早预防之法--体质辨识。姜主任是国医大师王琦的学术继承人,王老是中医九种体质辨证的奠基人,在跟师学习及后来的临床实践中,姜主任发现有两种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脾瘅,可以说是糖尿病前期的易感人群,这两种体质的人群从外形上也很有特点,一胖一瘦,并且有专业的自测量表来帮助大家准确判断。 【专家出诊时间】姜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