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嘉宾张江林,主题是《管好慢病三字经-骨质疏松》。主要介绍守护骨骼健康,三字经里藏妙招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光补钙,还不行,维生素,要充足 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强度,有助于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降低骨折风险。 维生素D3和维生素K2在骨质疏松防治中扮演关键角色,它们协同作用促进钙盐从血液有效沉积至骨骼中。 骨质疏松患者建议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维生素D不仅能提升钙的吸收率,增强钙在体内的利用率,还能有效减少钙的流失。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率仅为10%至15%。然而,当人体内维生素D充足且拥有健康的胃肠道功能时,钙的吸收率可提升3-4倍,从而更有效地增强骨骼健康。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而言,仅仅依赖日常饮食中的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D是不足以满足身体需求的。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建议每天晒30-40分钟太阳,每周晒3-4次。需注意避免隔着玻璃或涂抹防晒霜晒太阳,过度防晒不利于维生素D合成。 适当食用发酵食品,补充维生素K2。 维生素K2主要富含于发酵食品中,如酸奶、奶酪以及纳豆等。它可以促进钙沉积于骨骼,防止钙流失。正常情况下,需要通过肠道内的菌群来产生,而胃肠功能不佳者,其肠道内维生素K的合成量可能减少。 绝经女性和高龄男性要定期检查,根据医生指导用药。 对于绝经后的妇女或高龄男性患者,建议前往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或抽血检测骨代谢标记物,以全面评估骨骼健康状况。骨密度检查能明确是否拥有健康骨骼、骨量减少或存在骨质疏松症。而骨代谢标记物检测则能反映骨骼代谢的各项指标,包括蛋白质分解与合成的水平,从而更精确地评估骨骼健康程度。 骨脆了,也要动,肌肉强,才扛摔 适当运动可以延缓骨质疏松进程。 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通过健步走、游泳、骑车、打八段锦等有氧运动,激活肌肉,维持骨骼强度,锻炼心肺耐力。 在家可以做原地踏步的动作: 1.向前摆臂时,肘不要超过腰线,向后摆臂时,手不要超过腰线; 2.双臂夹紧,自然摆动; 3.高抬腿,保持躯干稳定。 4.四个八拍为一小节,进阶到六个、八个八拍一小节,中间各休息10秒钟。三个小节为一组,重复两到三组,每组之间休息1分钟。 进阶版: 1.增加踏步速度; 2.穿负重背心或拿哑铃(或瓶装矿泉水)在体侧摆动。 每周做2-3次抗阻训练,锻炼臀、腿、核心肌肉力量,增强下肢肌肉稳定性。 下肢力量训练动作要领: 1.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2.重复站起来再坐下。 3.重复做30秒为一组,一次做2-3组,每组之间休息1到2分钟。 进阶版: 穿负重背心或拿哑铃(或瓶装矿泉水)。 每周做2-3次平衡训练,锻炼下肢平衡功能,增强下肢稳定性。 下肢平衡训练动作要领: 1.自然站立,双手叉腰; 2.微蹲,形成三道弯:屈髋,膝关节弯曲,脚踝弯曲; 3.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4.一条腿支撑,另一条腿重复虚步向外侧探出去,再收回来。 5.重复5-8次后为一组,一次做2-3组。 进阶版: 在腿部加上弹力带,增加向外的阻力。 装扶手,增照明,清脚下,断舍离 改善居家环境,让老人平平安安。 65岁以上老人,特别是75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人,摔倒后常导致髋部骨折,这往往是造成伤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髋部骨折通常需要长期卧床治疗,而长期卧床则可能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以及因活动减少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对于老人而言,居家环境是他们长期活动和休养的重要场所。因此,改善居家环境,可以减少因环境不便而导致的骨折风险。 卫生间——设置防滑瓷砖,干湿分离,安装扶手; 客厅——清理脚下杂物,增加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