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时空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20221117健康之路,来永强,心慌,心悸,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2022-11-16 15:22| 发布者: 新时空| 查看: 1149| 评论: 0

2022年11月17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来永强主任医师。主题是《心脏“维修”指南(四)》。

心脏的“墙”

心脏的“墙”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心房壁和心室壁。“心墙”的外壁叫做心外膜,冠状动脉走行其中,“心墙”的内壁叫做心内膜,走行心脏的传导系统。

情况一:墙变厚

心脏壁出现对称性肥厚,人会出现心悸、心慌、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往往就会导致对称性心肌肥厚。高血压患者要控好血压,这样可以减缓心室壁增厚。

心脏壁出现非对称性肥厚被称为肥厚型心肌病,又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三分之二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还有部分病例与基因突变有关。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一般并没有症状,无需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活动后心慌、气短和晕厥等表现,首选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梗阻较为严重、猝死风险较高,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情况二:墙变薄

心脏的“墙”由心肌组成,心肌是心脏收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心脏的“墙”变薄了,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也被称为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较为常见的类型包括是左心室扩张型心肌病、右心室扩张型心肌病和双心室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会出现心慌、心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表现。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跟遗传、感染和既往心肌炎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扩张型心肌病病程较长,首选保守治疗,使用药物来维持心脏功能。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安置心脏起搏器的方式,使心室跳得有节奏。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以进行心室辅助手术,使用人工心脏代替患者的心脏。如果上述方法效果都不好,还可以通过心脏移植来挽救患者生命。

情况三:墙破洞

左心房跟右心房之间的“墙”有洞了,就是房间隔缺损;如果这个洞出现在心室腔,就是室间隔缺损。这也是两种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因为左心系统压力高于右心系统,无论是房间隔缺损还是室间隔缺损,大量的血液会从左边流到右边,再进入肺。肺里的血增多,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晚期会形成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左心房跟右心房之间这堵“墙”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孔,叫做卵圆孔。一般婴儿出生后卵圆孔会自然闭合。也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卵圆孔未闭的情况,这类似于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的患者会经常头疼,也会引起中风发作。可以通过介入手术或开胸手术治疗。

保养心脏的“墙”

建议健康人群定期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更需要重视这项检查,以确定是否进一步干预和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要明确诊断,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需遵医嘱;

高血压患者需控制好血压,减缓心室的肥厚的速度。

最新文章

养生堂

健康之路

健康常识

综艺军事

    新时空

    GMT+8, 2025-5-3 03:57 , Processed in 0.0738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