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别让胰腺发脾气(下)》。主要介绍“癌中之王”的高危人群,注意这些危险信号!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曹锋主任医师从高危人群入手,揭示出新发糖尿病携带特定基因突变患慢性胰腺炎,患胰腺囊性肿瘤等人群需重点关注发生胰腺癌的风险。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消化系统所致,代表肿瘤已经进入进展期,失去了最佳干预机会。 做好高危人群早诊早治可明显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 哪些人群属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新发糖尿病人群 50岁以上新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明显消瘦或体重下降者,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胰腺癌会导致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弱,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 既往有糖尿病的患者,若短期内血糖波动异常,且与运动、饮食、药物无关,也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患有慢性胰腺炎的人群 急性胰腺炎控制不佳,反复发作也会进展为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组织会发生纤维化和硬化,在细胞修复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长期大量饮酒是慢性胰腺炎的直接病因,酒精代谢产物对腺泡细胞有毒害作用,会加速胰腺的损伤和癌变。 吸烟会进一步加剧对胰腺的损害,增加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患癌风险。 注意:急性胰腺炎与暴饮暴食、大量饮酒、胆结石有关。 携带有特定基因突变的人群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胰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其中一类可能导致患者得乳腺癌或胰腺癌,另一类可能导致患者得肠癌或胰腺癌。针对这类基因突变的人群,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可为其提供更多精准的治疗手段。 患有胰腺囊性肿瘤的人群 胰腺囊性肿瘤初始阶段为良性,但可能随时间发展为恶性肿瘤。胰腺囊性肿瘤可根据好发年龄,分为女儿瘤、妈妈瘤、奶奶瘤和爷爷瘤四类。 女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为低度恶性肿瘤; 爷爷瘤多见于老年男性,主胰管型恶变率高; 妈妈瘤多见于四五十岁女性,恶变率较高; 奶奶瘤多见于老年女性,几乎不会恶变。 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9-9,对胰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影像学检查:腹部增强CT和核磁共振可以清晰显示胰腺的结构和形态,发现胰腺内的病变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 穿刺活检:通过内镜超声探头识别胰腺可疑病变位置后,利用活检针穿刺取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类型。 |
GMT+8, 2025-11-22 17:46 , Processed in 0.1224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