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提供2019年5月17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嘉宾主任医师赵宏、赵东兵、蔡建强。主题是《肿瘤专家对你说》(上),主要介绍权威肿瘤专家送你3句话,教你认识肿瘤,预防肿瘤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我国肿瘤患者发现时很多是中晚期,一是因为患者对癌症的早期症状不了解,二是出现症状时刻意回避,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身体出现不舒服,一定要尽早做检查,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癌症的早期症状 1、乏力 乏力是肿瘤破坏肌体功能的一个非常早期的隐蔽症状。肿瘤引起的乏力很难恢复,且乏力情况持续加重。如果乏力症状超过两个月,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早就医。 2、哽噎感 吃东西时不顺畅,出现哽噎感,是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表现。 3。体重减轻 短时间没有任何的原因突然消瘦,一定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是早期的消化道肿瘤。 4、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性状改变超过两个星期,一定要及时就医,结肠和直肠发生肿瘤早期会出现此症状。 5、固定部位疼痛 有一部分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侵犯或者挤压腹腔的一些神经组织,导致疼痛。如果疼痛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年龄越大,癌症发生的机率就会越高。当年龄到50岁时,发病率就会陡然升高,到75-80岁时,几乎到最高点。 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炎症。 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如果后续没有乙肝感染,发生肝癌的风险就会明显降低;通过接种HPV疫苗能预防HPV病毒的感染,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通过三联或四联的治疗去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除了可以预防的癌症以外,剩下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的查体发现。 癌症的早期筛查本身属于癌症的二级预防。40岁以后要加强查体的意识,同时,直系亲属中有发生相应肿瘤的人群也是癌症的高危人群。 癌症的高危人群 1、肝癌高危人群 肝癌的高发人群是以前得过乙肝或者是已经出现肝硬化的患者,建议这部分人群每年至少做两次甲胎蛋白和B超的检查。 2、胃癌高危人群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有3%的机会会变成真正的胃癌,所以这部分患者要定期做胃镜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当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患癌风险增加。 3、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有肠息肉的人群和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氏病等)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肠镜检查。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现代医学可以通过MDT(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患癌后,除了切除肿瘤这一办法外,还有其他很多的肿瘤治疗手段,可以控制肿瘤不再继续生长,所以癌症患者要学会和癌症和平共处,带瘤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