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副所长、主任医师郑博。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年近五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突然某一天遭遇了急性心梗,心脏停跳了。但是,他很幸运,及时做了支架手术,心脏又复跳了!可是,半年后,他的心脏没什么感觉上的不舒适,却被医生扣下来!因为他的心脏又有可能面临骤停的危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另外一位许女士,她的一根重要的血管堵75%,并且有明显心脏不适,经医生详细检查,却非常幸运的没做手术、没放支架,现在她的心脏却依然能为全身供给“正能量”,这是怎么回事呢? 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均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们只能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而狭窄到底对远端血流产生了多大影响(功能评价)却不得而知;且这些图像形态学的方法并不能识别造成患者心肌缺血的病变,还可能高估或低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导致需要治疗的病变没有处理或过度处理不需治疗的病变。1993年Nico Pijls等提出了通过压力测定推算冠脉血流的新指标,经过长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这种压力测试已经成为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公认指标。简而言之,你离心梗有多近,压力说了算!这种检测究竟怎么做? 专家出诊时间 郑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副所长 主任医师 周四、周五上午专家门诊(主任医师),门诊楼四楼心内科门诊;周日上午特需门诊,门诊楼五楼特需门诊。 特别声明:疫情期间就诊须知,请及时关注医院官方信息。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