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危石、孙垂国,主题是《如何发现自己“瘫”》。 “硬骨头”,为何却“瘫”上事儿?人老了都希望骨头硬,最好电钻都钻不透的硬,才是身强体壮的指标,但是身体一个地方的“骨头”如果硬,很有可能会导致瘫痪!这究竟是为什么? 黄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连接相邻的上下位椎弓板,并且分节存在。黄韧带由大量弹性纤维构成,质地类似于牛板筋,富有弹性:即可延展变长变薄又可短缩,不至形成褶皱而突入椎管。哪些症状预示黄韧带已经开始慢慢变成硬骨头,可能导致瘫痪? 胸椎黄韧带由软变成硬骨头的过程十分隐匿,一部分患者会因为暴力按摩、不慎滑倒而把这一隐匿的元凶凸显出来。权威专家即将为您总结生活中几大情景,促使硬骨头引发瘫痪危机。 从外观即可以看出自己是不是属于“硬骨头”高危人群?还有哪些常常被忽视、被混淆的不典型症状与胸椎黄韧带骨化带来的瘫痪危机相关?经过手术治疗,被切下胸椎上的“硬骨头”之后,如何让人恢复正常行走,避免硬骨头带来的瘫痪危机? 本期节目将一一为大家解答疑问。 【专家出诊时间】 李危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二下午特需门诊、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孙垂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二下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rnfl7ld.html?vid=s0037r5pl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