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要点笔记,请到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杨爱明。主题是《“噎”出来的癌症信号》。 主持人手里拿了一颗小蓝莓,直径只有1厘米左右,如果这是一个1厘米直径的恶性肿瘤,里面可能会有10亿个癌细胞!今天要说的这种肿瘤,在发现时很多都长到了十几厘米长。就是因为它的症状太容易被忽略了——“噎得慌”。本期节目把“噎得慌”成了两个阵营——“癌症噎”、“非癌症噎”,今天就教大家如何通过症状区分。 到底多热的食物会对食管造成损伤?你平时喝茶喝汤的温度到底高不高? 本期节目不仅有科学测温,更要亲身感受。节目现场有三杯温度不同的茶水,请观众根据自己平时喝茶的习惯选择,再请专家公布答案,最后还会由专家调配一杯适合食管温度的水,请观众感受喝下去的感觉。 为什么有些人刚体检完,没发现什么问题,但不久之后就又查出了食管癌?就是因为普通体检的X光和B超很难发现食管肿物,那么到底什么检查才是筛查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哪些人又是必须筛查的高危人群? 【专家出诊信息】杨爱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一下午普通门诊、周二下午、晚上国际医疗部门诊; 特别声明:疫情期间就诊须知,请及时关注医院官方信息。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7sv2hno.html?vid=s0044otdrg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