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中医不是慢郎中(二)》。看中医如何应对瘟疫、病毒、传染病? 在传统中医的领域当中认为,传染病、感染病属于一大类病症,叫作热病,也是急病。我国各朝各代的医家们在对抗传染病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张仲景瘟疫之下创出《伤寒论》 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是中医内科的奠基人,他撰写的《伤寒论》是治疗热病的专著。具体体现在八纲辨证: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张仲景的清肺排毒汤是中医治热病的经典名方。 小柴胡汤:解决半表半里证,用于治疗偶感风寒。 麻杏石甘汤:解决表里俱实证,用于治疗肺炎、新冠病毒等。不管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肺炎,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既可以解表又可以清肺热。 射干麻黄汤:解决里寒证,新冠、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都可以用这个方子。 五苓散:外可以透表,内可以化湿通阳。对于改善患者的咳嗽、发烧症状有非常好的效果。 吴有性对传染病的新认识打开了治疗的新思路 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有性著作《温疫论》。他认为传染病毒有潜伏期,潜伏在膜原。针对这种情况,吴有性研究出了达原饮,这个方子至今都在流传使用。 达原饮:针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感染,出现舌苔厚腻、高烧不退等症状时,它能够祛湿渗浊,有化秽浊的作用。 温病学派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创作了《温热论》。他的理论构建了脓毒症、重症感染这一类疾病的治疗体系,为治疗感染、传染病,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专家建议:三通疗法针对高热持续不退、表邪入里的情况以及一些耐药菌感染、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注意:滑石需要包煎,一般用量30-60克即可。 方邦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