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时空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20240102健康之路,针灸,诊脉,伤寒金镜录,舌诊,诊家正

2024-1-2 10:46| 发布者: 新时空| 查看: 1303| 评论: 0

2024年1月2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透过文物看中医》。主要介绍简单准确的诊病方法看舌诊如何体现中医智慧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汉代的扁鹊是中医脉诊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中医靠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切指的就是脉诊,脉诊历史悠久,至少在2000年前就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全身遍诊的方法,为三部九候法。人的全身可以分为三部分,上、中、下,对应着天、地、人。

上部就是头部,分为三部分:太阳穴、耳前和脸颊。

中部就是手部,寸口尤为重要,左寸口对应心、肝、肾;右寸口对应肺、脾、命。

中医号脉前需稳定情绪、安神定志。号脉的时候要一呼一吸脉四至,跳得快代表有火、跳得慢则代表寒。

明代医家李中梓撰写了《诊家正眼》,是中医诊断的合集,书中详细讲述了望、闻、问、切及各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学重要的来源和参考。四诊一定要合参,切脉不能决定一切。

“望”通过色来判断疾病,《黄帝内经》提出五色当五脏,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颜色表现为青、赤、黄、白、黑,与人的脸色有关。

五色入脏图

五色入脏图

元代的杜清碧在前辈敖继翁的基础上编撰了这本《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舌诊的专著,对于中医舌诊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伤寒金镜录》的三十六副图形象直观、一目了然。通过舌象和脉象的结合,就能诊断出病人的证候、病因和病理,以便于医生对症下药。

望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望舌质,主要看五脏的虚实。第二部分为望舌苔,主要看六淫的浅深,是否有湿、风、寒、暑、燥和火等症状。

专家建议:看中医之前不要刮舌苔或化妆,否则会影响医生诊断。

最新文章

养生堂

健康之路

健康常识

综艺军事

    新时空

    GMT+8, 2025-5-3 04:47 , Processed in 0.09751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