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时空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20240815健康之路,挫伤,意外受伤,骨折,颅脑损伤,活动受限,伤口处理

2024-8-15 11:26| 发布者: 新时空| 查看: 654| 评论: 0

2024年8月15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嘉宾王玉英,主题是《暑期意外大盘点(下)》。主要介绍暑期游玩警惕动物咬伤,正确做法能救命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意外挫伤需警惕,观察变化正确处理

暑假是孩子们放松、娱乐的时间,当他们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如果不慎遭遇意外挫伤,特别是关节挫伤,不仅会导致软组织肿胀与淤血,还可能损伤韧带、肌腱。严重时甚至伤及四肢的皮下软组织血管,引发静脉或动脉损伤,形成局部血肿。若血肿未能及时吸收,进而可能引发软组织感染,一旦恶化为骨髓炎或关节感染,会威胁全身健康。

擦伤、切伤和刺伤均属于开放性的软组织损伤,通常涉及皮肤或表皮的浅层伤害。

切伤:伤口较深时,需特别留意是否伤及肌腱、血管、神经。

刺伤:警惕破伤风感染风险。若儿童已按国家疫苗计划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5年内不需要打破伤风针。但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或疫苗接种史不明确的情况,则需接种破伤风疫苗,以及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

孩子不慎挫伤后,应该怎么办?

注意观察肢体变化。若肿胀持续或加剧,可能意味着软组织内血管仍在出血,此时应迅速就医,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在家处理伤口时,推荐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或选择无菌的生理盐水、纯净水进行清洁。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其中可能含有杂质;酒精和碘酒具有强烈刺激性,紫药水会导致色素沉着甚至引发过敏反应,不利于伤口的生长与愈合。

孩子骨折莫要慌,科学初判是关键

暑假期间,由于孩子打球、游玩等户外活动增加,很容易发生骨折。在孩子受伤后,活动受限是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发生骨折的一个重要指标。

孩子骨折后,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长应立即对孩子的骨折部位进行局部固定,随后迅速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检查与治疗,以防止因移动不当导致继发性损伤。

孩子骨折后,如何局部固定?

必须固定超过上下各一个关节,以保持中间区域的稳定。例如,前臂骨折时,应同时固定腕关节和肘关节。

可使用绷带或将纱巾对折成三角形进行缠绕和悬吊。

在家中,可利用棍状物、板状物或厚杂志等有一定长度的物品进行固定。

在室外无法找到合适物品时,可采用自体固定法,将未受伤的肢体与受伤肢体绑在一起,可使用衣物撕成的布条进行固定。

颅脑损伤危害大,症状判别是关键

暑期是孩子发生颅脑损伤的高风险时段。当孩子受外伤后出现呕吐,特别是喷射性呕吐,很可能是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标志着颅脑外伤较为严重,需及时就医处理。

如何避免儿童颅脑损伤?

戴头盔,安装家具防撞条,安装汽车宝宝椅。

最新文章

养生堂

健康之路

健康常识

综艺军事

    新时空

    GMT+8, 2025-5-3 04:21 , Processed in 0.0981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