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则认为,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脉,这和现代西医的“生物钟”理论暗合。它告诉我们:子时胆经当令,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才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子时入眠,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则气色青白。如果胆汁新陈代谢长期紊乱,则易形成“结石症”。午时心经当令,“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子午流注”理论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子午觉”对人体的重要性。 根据子午流注学说:五更泻发生的时候,正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发生习惯性腹泻,大多由于肾气不足,肾主纳气,脾肾阳虚,所以治疗五更泻要从补肾气做起。心脏病的发生时间更为复杂,心梗的病人大部分集中在早上;气虚的病人,发病或者死亡的时间晚上居多,特别是心阳虚的这些病人在子时的时候发病更多。所以子午流注学说提醒我们:在子时和午时,阴阳互相交接的时候,人的气血容易发生病变,需要格外注意。 如何养心呢?心为君主之官,不受外邪,所以养心要从心包经做起。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值班时间,如果晚饭后经常敲打心包经,可以帮助心脏抵挡外邪的入侵,除了提高心脏功能、让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还有一定的减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