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北京卫视(BTV)养生堂节目视频在线观看和重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程海英。主题是《祛暑更应防“风”-2》。主要介绍中风的前兆,中风容易在哪些人群中发生,中风的穴位调理等相关内容,榆中新时空养生堂栏目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程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首次访华期间,国医大师贺普仁曾用著名的“贺氏三通法”为其针灸调理急性发作的高血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推动了针灸在国际上的地位。 十几年后,田中角荣在日本因中风去世,从他患病前后的细节中,能看出哪些中风的前兆呢?请继续关注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程海英主讲的《祛暑更应防“风”-2》。 中风的前兆主要有:手发麻、一过性头晕、咬舌头伴随讲话不清、吃饭频繁掉筷子掉勺等。 其中手发麻和一过性头晕非常容易和颈椎病混淆,程海英教授指出:中风前的手发麻一般是单侧肢体而非对称,全手而不是单纯指尖;一过性头晕往往是24小时内发作几次,每次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即自行恢复。 中风容易在哪些人群中发生呢?程海英教授指出:一种是肝风内动的人群,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两颧骨和印堂发红,同时伴有眼角充血、脾气急躁、舌苔黄、舌头发干等。 这类人群往往在情绪变动、精神紧张、压力大、疲惫时诱发中风。著名作曲家施光南49岁时因中风去世,很可能与当时创作歌剧《屈原》的劳累过度有关。 程海英教授常常把手上的“合谷穴”和脚上的“太冲穴”搭配在一起,用于调理脾气急躁、面部发红这类“肝风”大的人群,称为“开四关”。 具体方法是两手两脚共四穴,每穴至少按揉一分钟,每日两次。 中风还容易在一类痰湿阻络的人群中发生,其表现往往是肥胖、困倦思睡、白天爱打鼾、爱吃肉,同时伴随舌体胖大,舌边齿痕严重等,针对这类人群的调理,程教授推荐中医化痰要穴“丰隆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