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是不怕生病的。偶尔生一次病,还有些偷偷地高兴。因为,每次生了病,妈妈不会急着带我去医院打针,也不会逼我吃苦苦的药,而是会钻进厨房,一会功夫,做出一碗好吃的来,香香甜甜地吃下去,病很快就好了。 在妈妈眼里,所有的食物都是药。抓点这个,抓点那个,下锅一煮,就能调理好病。平常的日子,妈妈也会变出不同的花样。一年四季,随着季节和节气的不同,吃的东西也不一样。 春天的时候,她会去郊外采来荠菜给我们吃;夏天的时候,有凉拌马齿苋;秋天来了,每天早上她会端上一碗甜甜的银耳羹;冬至到了,餐桌上就会有一锅煮着些许草药的羊肉汤。热热的一碗汤喝下去,感觉全身都暖了。 妈妈做饭,非常注意饮食搭配,也很留意食材的药性和阴阳调和,拿捏烹饪火候也非常到位,总之,她做这些的时候很用心。正因如此,妈妈做出来的饭不光好吃,而且还可以调理身体,一家人围成一圈在一起吃饭,欢声笑语不断,如今这样的机会少了,但每每想起来时,心头还会泛起一股甜蜜。 现在人人都在吃饭,但真正懂得家常便饭养生智慧的人,恐怕少之又少。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祖传的一些食疗方,择其精华整理成书,以飨读者,这样可以让更多人通过吃家常便饭,在不经意间免除疾病的困扰。 有些人说家常便饭很普通,但其实不是,对于会吃的人来说,家常便饭便是养生大餐。如今我们生活方式变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掐指一算真的少得可怜,为什么我们不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家吃顿饭呢? 感动与美好常在,很多人很忙,很不快乐,其实神仙般的日子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带着好心情和家人一起吃点家常便饭。 最后,感谢老师和前辈们的教诲,感谢我的父母和两位姨妈带我走入传统养生的宝库,感谢他们无私地分享家传之学。祝所有给过我指引的师长们健康长寿。 陈允斌 2010年7月1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