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提供2019年8月19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张耀光。主题是《管好失控的小便开关》。主要介绍如何应对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张耀光: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尿失禁是一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慢性疾病,但却会造成很多危害。 尿失禁的危害:盆腔炎、膀胱炎、阴道炎、抑郁症、跌倒性损伤。 女性是患尿失禁的高危人群,患有尿失禁概率为23%-45%。50-60岁的女性易患压力性尿失禁;40岁以上的人群易患有急迫性尿失禁。 咳嗽、打喷嚏、用力使得腹压增加,进而引起膀胱压力增加,最终导致的尿失禁叫压力性尿失禁。其中肥胖、遗传、过重体力劳动和多产会增加患有压力性尿失禁概率。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女性括约肌的力量直接影响尿道的关闭功能。当括约肌力量下降或盆腔老化,尿道失去支撑时会引发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可通过产后盆底功能训练得以恢复,最佳训练时间在产后40天到半年。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方法:盆底肌训练。 “3个3”训练:提肛训练可以预防尿失禁,也适用于缓解早期尿失禁症状。 激光可以激活女性尿道后壁肌肉和韧带组织力量,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的压力性尿失禁。 吊带手术能够强化尿道后壁力量,给予尿道支撑,当腹压增加时,能关闭尿道口,防止尿液外渗。并且手术中使用的吊带是聚丙烯材料制作,人体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有尿急、尿频和因尿急导致的漏尿,属于膀胱过度活动症。 长期精神紧张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 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原因是由于通过阻断膀胱向大脑发出的错误信号,可以治疗因膀胱过度活动导致的尿频。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如下: 1、适度延迟小便对初期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有好处,但过度憋尿会损伤膀胱。 2、提肛训练可以增强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射机能,减少尿频感觉,缓解初期尿频现象。 3、将膀胱起搏器放置于骶3神经平行处,通过电刺激对异常的骶神经反射进行调控,恢复和重建骶部神经系统平衡。膀胱起搏器的电池量可使用5-7年,电量消耗完可更换新的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