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时空 首页 养生堂 查看内容

20220112养生堂:陈杰,杨慧琪,食道裂孔疝

2022-1-12 13:19| 发布者: 新时空| 查看: 1420| 评论: 0

2022年1月12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要点笔记,节目请到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疝和腹壁外科陈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杨慧琪,主题是《奇怪的脏器“拿大顶”危机》。

节目的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奶奶,这位奶奶就在去年夏天因为一口普普通通的面条而被放倒,竟然出现了身体器官的离奇消失,甚至这个原地消失的器官却出现在了另外一个不属于它的地方,还玩上了杂技,拿上了大顶。这个“淘气”的器官在两个空间内随意乱窜,也让奶奶命悬一线,21天时间滴水未进,仅仅依靠着输液维持着生命,奶奶身体各项指标纷纷发出警报,体重仅剩70斤、血色素仅剩8毫克,这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血压、心率异常、肝功能衰竭、急性梗阻、生命危在旦夕,到底这个诡异的器官大挪移是什么疾病?一根面条又是如何造成了这种危机的发生?

原来这种诡异的疾病是——食道裂孔疝。在肺部CT的影像的侦查中,那个本该安静待在腹腔里的胃,跑到了奶奶的胸腔,不光是位置出现了变化,而且还发生了方向的逆转,胃在胸腔当中上下颠倒出现了拿大顶的状态,这种四处乱窜随时会发生嵌顿的风险危及生命。刘奶奶因为一根面条差点丧命,陈阿姨因为面条苦苦斗争了半辈子,罪魁祸首一根面条只是危险的加速器,根本的原因都在于疏忽和低估了疾病的破坏性,其实危险的信号在很多年之前早已经出现,嗳气泛酸、上腹饱胀、胸骨后的烧灼、胃内容物上返,都是这个静悄悄的杀手在行动。潜伏期长、不易被重视才是真正造成胃离家出走的关键原因。专家更是指出有一个关键的年龄分水岭值得大家重视,究竟哪些早期信号需要我们格外注意?还有哪些症状容易和食道管反流混淆出现?

专家指出,找回流浪的胃有三步。第一步,腹部的瞬间压力会导致腹腔器官的诡异搬家,要想远离这样的危险,一个救命的动作非常关键,第二步,日常饮食当中有一些食物容易让腹部产生胀气,从而增加器官搬家的危险,有些是大众熟知的,而有些却是被大众误解为通气的好东西。除此之外,狡猾的胃在离家出走的早期很难抓到它的危险行踪,常规的B超、CT通通抓不住它的行踪,而这个时候专家手中的专业工具测酸和测压手段就可以清晰的找到它们,找到阀门被破坏的具体位置,被破坏的程度,并快速准确的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重建!

【专家出诊时间】陈杰——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疝和腹壁外科:周三上午(朝阳医院本部、特需门诊);

杨慧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周二上午专家门诊(西院) 周四下午专家门诊(西院) 周五上午专家门诊(东院);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mw64ums.html?vid=s00417e4xwx

标签:

最新文章

养生堂

健康之路

健康常识

综艺军事

    新时空

    GMT+8, 2025-5-3 03:30 , Processed in 0.263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