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解除身体的“干旱”危机》。 今天的节目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正方选手悦悦认为:秋季燥邪当令,所以提到秋季养生,离不开“润燥”;而反方选手永志认为:今年雨季雨水偏多、雨量偏大,环境的外湿会加重体内的湿邪,湿邪都来不及祛除,没有必要再“润燥”了!您更支持悦悦还是永志? 当燥邪遇到多雨的秋季,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同样是津液亏虚带来的“燥象”,津亏和液枯的表现大不同?又为什么有人拼命滋阴润燥,却缓解不了身体的“旱情”? 陈明老师告诉我们:今年立秋以来,临床上也遇到了很多既有咽干咽痒、咳喘、便秘,又有头重身乏、脘腹胀满的人群,其实,湿和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体内是非常常见的,这就像大自然一样,在一方有洪涝灾害的同时,另一个地方干旱,人体内也会出现这种厄尔尼诺的现象,机体一边缺水口渴,一边又存有水湿。此时如果一味补水润燥,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加重水湿;而一味祛湿利水,又可能让燥邪加重!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看似矛盾的“燥湿并存”? 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这些是我们熟悉的津液亏虚症状,但您知道关节屈伸不利、疼痛、健忘甚至痴呆,也可能是津液亏虚导致的吗?陈明老师告诉我们:津和液其实是两个概念,津亏和液枯不仅是程度上的区别,更会给脏腑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针对这个季节最常见的肺阴虚和胃阴虚,陈明老师分别带来了在家就能辅助缓解的小妙方。 【专家出诊信息】陈明——周四下午13:30-17:30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周六上午8:00-12:00 弘医堂中医院;周二下午13:30-17:30 东城中医医院;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cjup893/f0046lm6r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