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警惕真假难辨的病中病》。 在北京有这么一家医院非常的特别,为什么说特别呢?因为这里的档案馆汇集着太多从别的医院转诊过来的搞不定的“疑难杂症”,究竟是什么样的患者?究竟是如何难缠的疾病让权威医院都无法解决?今天节目的一开场主持人就带着我们找到了三份特别的病历,病历1:奇怪的“心脏病”(患者8年前反复心慌失眠、反复检查确诊没有心脏疾病,但是却在3年后真的出现了心脏的实质性变化,原本以为经过心脏支架植入后症状就会消失,没想到几个月后心脏不适再次出现。病历2:久治不好的“肠胃病”。病历3:浑身哪都“疼”的老奶奶(从头到脚,浑身到处都疼,查不出病因),三个患者出现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是专家却告诉我们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致病元凶,而且这类疾病对老年人的伤害尤其直接,具有两高一低的特点——高患病率、高复发率、低就诊率。究竟这个造成“疑难病症”的幕后元凶是什么? 造成这一系列蹊跷疾病的真凶就是——精神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常见的就是老年焦虑症和老年抑郁症。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情绪问题会对躯体造成真实的影响,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一方面,这些表现可能是许多躯体疾病潜在的预警信号,另一方面,这些表现也会影响许多疾病的预后。如果精神疾病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可能会恶化躯体疾病,延误有形的实质性躯体疾病的诊治,而很多人群对于这类精神疾病却不了解,不关注,甚至不重视。专家总结三类表现,第一类:感觉有病,其实没病,第二类:假病变真病,第三类:加重慢病。都说情绪最不能捕捉,那究竟如何让它“现形”?今天的节目再次走进安定医院一个神秘的科室一探究竟,在这里情绪的变化、影响变得更加实质化展现。究竟什么样的大脑状态代表情绪已经威胁到了健康?什么样的症状细节是“情绪”正在一点点拖垮我们的身体? 抑郁、焦虑情绪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抑郁、焦虑的状态?专家带来一组小的测试,用一支笔就能告诉大家深藏不露的内心状态。面对焦虑、抑郁的负能量专家团更是准备了神秘大礼用来逆转和拦截坏情绪的损伤,不仅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快乐元素,给大脑、肌体更多的快乐动力之外,面对生活中随时发生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专家特别带来一个适合每个人、随时随地可以做起来的心灵舒缓操,究竟怎么做? 【专家出诊时间】张庆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周二上午、晚间特需门诊、周一下午特需精神神经疑难病会诊中心; 任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周二上午老年疼痛门诊,周三上午老年普通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范寅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周二、周五下午神内普通门诊、周一下午特需精神神经疑难病会诊中心; 孟繁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周四下午焦虑专家门诊,周五上午强迫专家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cjup893/t00471rqab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