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郑博。主题是《警惕心脏看不见的血管危机》。主要介绍心肌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什么,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人群中,是高血压的人群更多还是糖尿病的人群更多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心脏的血管危机 微小血管病变是心肌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可能对心肌细胞造成逐渐的损害,导致心脏功能逐渐丧失。尽管这种病变在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它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 临床上,10%-30%的具有典型心绞痛的患者在冠脉造影时未发现血管有明显狭窄,换句话说,冠脉造影正常却一直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非常大可能存在冠脉微血管病变,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慢性心衰。 由于这种病变的过程是渐进的,并且症状可能比较轻微或甚至没有症状,非常具有麻痹性,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冠脉循环拥有强大的储备力量,就像蓄电池一样,能在剧烈运动等紧急情况下迅速增加血流量到安静休息时的4-5倍,以保证我们的正常需要,而微血管占冠脉血流储备的95%,就像冠脉树上庞大的树冠。如果微血管出现问题,冠脉微循环就会受到障碍,这可能导致小范围的心肌缺血。在初期,这些症状可能并不严重,也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长时间的缺血会导致心绞痛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长期的心肌缺血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导致全身水肿,最终可能导致心脏严重衰竭而死亡。 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人群中,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常见的风险因素。然而,具体哪个人群更多,可能因地区、人群特征和流行病学差异而有所不同。 长期高血压的病人容易引发左心室肥厚,这会挤压微血管,导致微血管扭曲和变形。当微血管的增长速度无法跟上心肌肥厚的速度时,就会引起心肌缺血。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进一步加剧微血管的负担和损伤。 糖尿病也是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一个常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容易受损,导致微血管的舒缩功能异常,并且血糖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的增加,从而影响微血管的血流。 总体而言,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导致冠脉微循环障碍的重要风险因素,但具体哪个因素在某个特定人群中更为普遍,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存在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和积极控制相关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出诊信息: 郑博: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冠心病介入诊疗,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冠脉内影像和功能学检查。 出诊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门诊楼四层心内科门诊。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cjup893/i0047zs5ojo.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