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王琦、杨松。主题是《警惕脂肪肝的“加速度”》。主要介绍不是所有的脂肪肝都会走到肝硬化,警惕悄然发生的“肝损伤”等相关内容。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脂肪肝一直是体检报告单上的“常客”,《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显示,我国脂肪肝患病率达到12.5%—35.4%,全国各类肝病患者人数接近4亿,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早期的脂肪肝不痛不痒,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脂肪肝中的脂滴逐渐的蓄积,如果肝细胞被脂肪充满,即为重度脂肪肝。肝细胞中的脂滴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发生破坏,引起炎症,并发生损伤修复,发生肝纤维化,一般四级的纤维化即可发生为肝硬化。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有生物转化功能,以及代谢、解毒的功能。肝脏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门静脉进行。门静脉可以收集胃底的血液、脾脏的血液,以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液,然后将血液汇入到肝脏。如果肝脏发生硬化,门静脉的压力升高,进—步就会引起吐血等症状。 现场分享的这位患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出现在地坛医院急诊室的这位阿姨已经吐血超过1000毫升,血色素降到了正常水平的一半还要低,血压80/40mmhg,心率超过了130次/分,心脏肾脏,大脑都一并受累,处于高度的缺血缺氧状态,一度出现了失血性的休克,当时急诊就给阿姨下了病危通知书,而让患者命悬一线,竟然源于一颗小小的坚果,不光如此,在医生的排查中更是发现,早在16年之前危险的种子就已经种下,16年之前的患者体检记录就已经追踪到了脂肪肝的提示,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再发展到肝硬化,正是因为她的轻视,才会一步步走了危险的地步。专家提示,不是所有的脂肪肝都会走到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脂肪肝从轻到重,从脂肪肝到肝硬化,从看似“无害”走到了“致病”?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加速度的关键环节,而造成这个加速度的背后一直有三个坏蛋在对我们虎视眈眈,会加速脂肪肝从貌似”无害“提速向”致病“甚至”致命“发展。 坏蛋1:脂肪肝叠加因素 叠加因素包括:血脂、肥胖、血糖、病毒感染、药物等。 坏蛋2: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对肝脏对损伤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我国现有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为:长期饮酒史(>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g/d。酒精量换算公式为: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 ×0.8。 坏蛋3:跳跃进展的脂肪肝病变 部分患者肝病的发生可能不是从脂肪肝到肝硬化的,可能跳跃式发展。 警惕悄然发生的“肝损伤” 1.洗不干净的脸; 2.皮肤瘙痒、口干眼干; 3.乏力、腹胀、肝区隐痛、饱胀感; 4.腹泻、便秘; 5.血糖高、尿酸高、血脂高、血压高。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冲上了热搜,女生半年减肥40斤查出重度脂肪肝引发广泛的热论,从这个意外的结果,就能看出大众对于脂肪肝的认知还是存在误区。专家提示,一般体重超标者,30%~50% 的人有不同程度脂肪肝,重度肥胖者比例更高。但是,不是每个脂肪肝都是胖出来的,脂肪肝可不是“胖子的专利”,其诱发因素远不止营养过剩这么简单!那瘦人是不是就没有脂肪肝?坚持纯素食是不就不得脂肪肝?得了脂肪肝,是不是可以吃保肝药加以改善?这些大众的热点问题究竟是对是错?我们又能从哪些细节症状来警惕这种危险的发生?还有哪些可控的因素可以被大众牢牢抓住? 地坛医院专家重点提示——别让慢病变急症!拦截加速肝损伤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监测,节目组也特别派出了记者去实地体验式探访地坛医院脂肪肝专病门诊,究竟脂肪肝的患者能在这里能获得哪些帮助?对于肝病的分级诊疗地坛医院的脂肪肝专病门诊又有哪些解决方案?地坛医院专门为庞大的脂肪肝人群开出的健康处方会有哪些具体内容? 专家出诊信息: 王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周二上午脂肪肝专病门诊、周四全天肝病门诊; 杨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三上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cjup893/n0048emdut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