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对付肝癌有计可施》。主要介绍肝癌的应对策略,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针对肝癌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主任医师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应对措施,旨在提高早期筛查和治疗效果。 策略一:前瞻性布局,重视早筛与预防 高危人群识别 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已有肝病的患者: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和脂肪肝患者,90%的肝癌病例在发病之前有肝病历史。 家族遗传因素:直系亲属中有肝癌病史的人群亟需加强监测和管理。 乙肝与肝癌的关联 乙型肝炎病毒的根治尚未实现,因此乙肝患者构成了我国肝癌的主要高风险群体。有效控制乙肝的进展能够显著降低肝癌发生的概率。 注意事项: 每隔15年应进行一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复查。 “小三阳”患者若不加以管理,可能会转为“大三阳”,增加肝癌风险。 脂肪肝的潜在威胁 脂肪肝主要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类: 酒精性脂肪肝:约1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伴随代谢障碍(如糖尿病或肥胖)会显著提升患肝癌的风险。 策略二:灵活应变,及时干预 从肝炎发展至肝癌通常需经历十年以上的时间,这段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干预机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检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至关重要,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策略三:综合治疗,全面出击 超过70%的肝癌病例因肿瘤过大或已发生转移而无法通过手术治愈。因此,需开发多种治疗方案,包括介入治疗、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等。 手术干预 对于早期或局部中期肝癌患者,外科切除被视为最佳的治疗选择。然而,对于晚期或肿瘤已扩散的患者,则需结合多种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放疗与化疗 尽管肝癌细胞对传统化疗与放疗的敏感度较低,但这些疗法仍可作为辅助选项,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靶向及免疫治疗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整体有效率约为30%。然而,依然有70%的患者反应不佳,因此需要考虑介入治疗。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或穿刺将药物直接输送至肿瘤区域,实现精准打击。 研究表明,将介入治疗与靶向免疫治疗相结合,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单独的靶向免疫治疗有效率约为30%,而结合介入治疗后,效果几乎可翻倍。这种综合治疗模式在提升患者生存率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