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时空 首页 健康之路 查看内容

20241116健康之路,糖尿病,神经受损,骨质疏松,下肢乏力,反复抽筋,肌肉萎缩

2024-11-16 15:04| 发布者: 新时空| 查看: 329| 评论: 0

2024年11月16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血糖危机(下)》。主要介绍提早关注这几点,别让糖尿病伤了你的骨骼和神经,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小心骨质疏松遇上糖尿病

糖尿病多种并发症都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全国1.3亿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2~1/3的患者存在骨量低下(即骨密度降低),而接近1/3的患者可确诊为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如何发现自己骨质疏松?

信号一:下肢乏力、反复抽筋

小腿乏力,包括腿在夜间会抽筋,主要与糖尿病人钙质和维生素D减少或缺乏有关。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调控神经肌肉接头、提升肌肉收缩能力的功能,当钙和维生素缺乏会导致神经敏感性变高,肌肉运动能力减弱。

信号二:全身疼痛

糖尿病会导致破骨细胞活跃,在破骨细胞活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痛的因子,痛点比较弥散,因此会出现腰疼、肩膀疼、膝关节疼、腿肚子疼等症状。

信号三:身高快速变矮

身高能够反应人体的骨骼健康状况,并不是所有的身高下降都是生理性问题,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问题,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快速变矮的情况发生。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神经受损

糖尿病患者如何发现自己的神经受损?

信号一:肢端感觉异常

当出现灼热感、刺痛感、麻木感,或感觉皮肤上有蚂蚁爬行、像被袜子包裹一样时,这些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发出的警告信号,应予以高度警惕。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从发病机制上看,属于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在高血糖的影响下,血脂水平会出现异常,血黏度也会增高,这会导致供应神经的微血管发生闭塞甚至坏死,进而引发神经的缺血和坏死。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

五项体征检查:针刺痛觉、温度觉、压力觉、振动觉及踝反射测试。若其中一项体征异常,并伴随一项相关临床表现,即可判定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信号二:肢体末端无痛无感

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周围神经病变会从初期的肢端感觉异常逐渐演变为无痛无感状态,这标志着病情的恶化,患者需及时就医。

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是通过泡脚水的温度来感知温度觉,以此判断小神经纤维是否受损。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洗脚时务必注意水温不要过高,因为合并神经病变的脚可能无法感知温度的变化。

信号三:肌肉萎缩

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这一功能由运动神经进行调控。如果运动神经受损,肌肉就会出现无力、发沉,甚至萎缩,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

由于运动神经无法感受到外界信号,肌肉无法正常收缩舒张,加之高血糖的影响,肌肉会逐渐萎缩。此外,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也会影响肌肉的供血,进一步加剧肌肉萎缩。

无论对于糖尿病病人还是普通人来说,腿围都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男性小腿围应≥34厘米,女性小腿围应≥33厘米,如果小于这个数值,可能提示出现了肌肉萎缩。

标签:

最新文章

养生堂

健康之路

健康常识

综艺军事

    新时空

    GMT+8, 2025-5-3 05:31 , Processed in 0.1086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新时空 X3.5

    © 20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