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主题是《中医外治度暑伏》。主要介绍抓住入伏“养生黄金期”!中医外治巧解夏日身体难题!新时空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入伏以后,阳气达到最旺盛的时候,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候。可以用穴位贴敷、药物罐这些中医外治方法,来应对夏天常出现的问题,像吃凉东西拉肚子、关节疼、特别怕冷等情况。 一、吃凉食拉肚子 这类人往往食欲不错,但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差,饭后容易腹胀,大便也比较稀,有些人还会出现虚胖。从中医角度看,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推荐用 “半夏泻心汤” 这个经典方子,把药材按比例打成粉,用姜汁调和后贴在穴位上。它能调和身体寒热,让胃气下降,还能健脾胃、补虚弱。 穴位贴敷具体做法 药材:半夏、党参、炙甘草、黄芩、大枣,再准备些生姜汁。 制作步骤:把药材打成粉,用生姜汁调匀;取适量药泥放在穴位贴上就行。 小贴士:药材比例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生姜汁能中和部分药物的苦寒,还能增强温阳祛湿的效果。 贴敷穴位:神阙穴、中脘穴、公孙穴,每次贴 4 - 6 小时。每年三伏天都坚持贴,能慢慢调理脾胃,减少吃凉拉肚子的情况。 应急止泻方法 如果吃凉后拉肚子,可试试逆时针摩腹:从外向内,像画圈一样由大圈慢慢画小圈,能帮助止泻,每次做 5 分钟。 缓解腹泻摩腹操:1 分钟转 30 - 50 圈,每天做 5 分钟。 促进消化摩腹操:如果想助消化,就顺时针摩腹,从内向外,由小圈画大圈,同样 1 分钟 30 - 50 圈,每天 5 分钟,能促进肠胃蠕动。 注意:摩腹时力度要适中;经期女性和孕妇不适合做摩腹。 二、关节疼痛 夏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让电扇冷风直吹,或者常吃寒凉食物,容易让寒邪聚集在体内,导致关节酸痛、活动不灵活,肩颈、腰膝这些地方更明显。中医认为,这是寒邪侵入身体,经络不通畅引起的。 调理方法 药物贴敷:能舒筋活络、驱散风寒、止痛消肿,还能补肝肾。 敷药包制作:把药材按比例打成粉;用黄酒调和;取两块纱布交叉叠放,把药泥铺在上面。 小贴士:药包敷在疼痛关节处可以戴 24 小时;打粉的比例要根据体质调整。 温敷护理:如果对酒精过敏,可把药物布包蒸热后敷在疼痛处,每次 30 - 40 分钟,每天 1 次。 自制敷药包:把中药饮片放布包里泡好;蒸到皮肤能接受的温度;热敷疼痛部位,可准备两个药包交替用。 日常注意:平时要给关节保暖,别让冷风直吹。 三、夏天怕冷 夏天怕冷的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阳气不足,表现为手脚冰凉、容易感冒;另一种是阳闭于内,表现为怕冷但身体里有热感,口干想喝水,还容易心烦。 调理方法 药罐疗法:用透骨草、羌活、独活、当归、红花、川芎、生甘草这些药煮水,再把竹罐放进去一起煮,利用药气和热气拔罐。主要在督脉和膀胱经走罐、留罐,每次 5 - 10 分钟,隔一天做一次,能通阳和营,缓解怕冷的症状。 艾草锤按摩:阳闭于内的人,平时可以用艾草锤轻轻敲督脉和膀胱经,每次 10 - 15 分钟。 小贴士:别用艾草锤敲后脑和脖子;女性经期时,腰骶部不要用力敲,避免不舒服。 |